2014年第3期(总第57期)

发布时间:2014-6-6

编者按:本期《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动态与研究》刊发二篇文章。第一篇“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业务特点与工作内容”,笔者总结了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工作任务,论述了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中的位置及职责,根据工作实践,总结了工作内容与业务流程,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另一篇文章“木吉村铜钼矿蚀变成矿与实物地质资料采集”,笔者论述了木吉村铜钼矿床成矿地质背景、蚀变特征,总结了采集的三个钻孔岩矿心的基本情况及其意义。另外报道了几则近期有关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简讯。

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业务特点与工作内容

高鹏鑫 张慧军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摘要:本文在明确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的含义和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馆藏管理职责定位,重点阐述了馆藏管理工作两大方面内容,即资料接收整理与数据提取组织。此外,以实物资料中心业务为样本,总结了工作经验,提出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是馆藏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规范化;信息化

近10年来,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以下简称:实物中心)作为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已经积累了20多万米岩心、1万多块标本和3万多片光薄片等实物,省级实物地质资料行政管理和馆藏管理职能得到落实,大部分省(区、市)采取建库、委托保管等措施,确保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得到妥善保管。因此有越来越多的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加入到全国实物地质资料馆藏体系中,开展实物地质资料的接收、整理和保管工作。在这种形势下,需要实物中心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工作,发挥行业内的示范作用。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是地质资料管理的重要组成,立足于地质资料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但由于实物的特殊性,其管理模式与方法又不能完全照搬成果地质资料管理。因此本文以实物中心整体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业务布局为范例,总结取得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工作程序,细化工作内容,并在基础理论层面,探讨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的定位,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工作任务

实物地质资料的馆藏管理包含两方面任务,一是资料的整理和保管,这是传统意义的资料馆藏管理;二是数据的提取与组织,这是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其他类资料管理所不同的特色所在。

1、资料的整理和保管

资料的整理和保管是馆藏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指对接收来的各类实体地质资料(岩心、标本等)和相关资料(文本、图件等)进行统一的整理和保管,使之符合档案(资料)管理的标准规范,达到有序化的组织形式,便于检索,有利于长期稳定保管。

对实体资料的整理,主要是对实物的清点、清洁、更换装具、制作标识和分配并登记存储位置等;对相关资料的整理与成果地质资料管理类似,主要是划分建档单元、赋予档号与题名、纸质资料的组卷装订、电子资料的组织与备份、资料著录等。

之所以开展这方面工作,是由于实物地质资料特殊的属性特征以及管理模式,从各汇交单位汇聚而来的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形式、完整和清洁程度、标识方法等等都不尽相同,与实物相关的配套资料的介质、格式等也多种多样,因此需要用统一的工作方法和标准加以优化和组织,既提升资料的赋存状态,又使其达到有序化的组织形式,使资料以全新的面貌提供利用,达到规范化保管和快捷检索的目的。

2、数据的提取和组织

数据的提取与组织是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的核心工作,是指采用多种方法,如扫描、测试分析等,对实物地质资料蕴含的最基础、适用范围最广泛的数据进行批量化的提取和组织,形成与实体地质资料相对应的数据库。

主要包括提取岩心、标本等实体资料蕴含的信息和提取纸质、电子等相关资料蕴含的信息。提取实体资料的信息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如图像信息、描述信息;定性信息:如光谱图、曲线变化图等;定量信息:如矿物组成、元素浓度等;提取相关资料的信息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如编目、著录,图像信息:如纸质扫描;及属性信息:如图件矢量化等。

之所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是由于资料本身所蕴含的信息、纸质资料数字化、岩心扫描、标本光薄片照相等,都属于数据信息,数据信息是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以数据提取为工作主体,主要是由实物地质资料特殊性质所决定——直接取自于地质体,是最原始、最客观,同时也是信息量最丰富、二次开发价值最高的资料。因此,开展数据提取与组织,对于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而言,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尽可能减少传统取样测试的次数,延长实物地质资料的服务寿命;二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发布服务。

二、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的职责定位

1、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中的位置

如图1所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包括三个环节:上游是汇交管理,汇交管理对外与汇交人进行业务往来,主要负责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采集,属于信息的入口,主要功能是资源的汇聚;下游是服务利用,服务利用对外与资料利用者进行业务往来,主要负责资料的二次利用,是信息的出口,主要功能是信息的发布;馆藏管理处于整个资料管理的中间环节,上游与汇交采集联系,接收、整理其筛选采集的各类资料,下游与资料服务联系,为资料服务部门开发服务产品提供基础数据。因此,可以说馆藏管理在整个资料管理流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流程图

 

2、馆藏管理的职责定位

1)在信息入口的职责定位

在信息入口环节,由资料的汇交管理部门直接联系汇交人,筛选应汇交的资料,并对资料的质量、种类和完整程度进行审核,使之符合实物地质资料汇交要求。馆藏管理部门的职责是接收资料、办理资料入库手续并按照资料整理工作规范进行有序化组织,可以就资料的齐全性、完整性、一致性等进行质量检查,保证入库资料的质量。

2)在信息出口的职责定位

在信息的出口环节,由资料服务部门直接和利用者联系,制定服务利用制度,发布服务信息,接收利用者的利用申请并组织审批。馆藏管理部门的职责是根据资料服务部门的审批结果,提供具体的实体资料出库、文本和电子资料的借阅工作。此外,馆藏资源整理后的规范化和有序化程度,直接决定了服务效率,因此可以说馆藏管理环节在资料服务中是核心关节,馆藏管理的水平决定中资料服务的水平。

3)在服务产品开发中的职责定位

在服务产品开发环节,馆藏管理是数据提取、整理与存储的主体,因此也是服务产品开发的主要参与者。服务产品的开发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做数据、二是做系统。馆藏管理的职责定位是做数据,主要工作是提取数据,确保数据在质量上可靠、结构上合理、种类上丰富、数量上庞大;资料服务部门的职能是做系统,主要工作是在数据的基础上,开发服务系统,构建服务平台,实现数据的及时发布。

三、馆藏管理业务构成与工作内容

1、业务构成

以实物中心为例,目前有9个业务模块可以归到馆藏管理范畴(图2)。其中,档案管理、岩心整理、标本整理和光薄片整理属于资料的整理与保管;纸质资料数字化、岩心扫描、标本照相、薄片照相和信息著录属于数据的提取与组织。

 

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业务模块

 

2、工作内容

根据实物中心的工作经验,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应按照图3所示的流程开展。

 

 

 

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业务流程图

 

1)资料接收

接收汇交管理部门采集、移交的岩心、标本等各类实体资料和文本、图件等各类纸质、电子资料,进行资料清点,办理资料入库手续。

2)赋予档号

接收资料后,首先是按照档案管理的方式,对资料赋予“档号”和“案卷题名”,编制该档资料的案卷级目录,有了“档号”和“案卷题名”的资料,才是一档正式的档案资料。

3)资料整理

只有具有档号和案卷题名的资料,才能对其进行整理。资料整理包括对岩心、标本、光薄片等实体资料的整理和对各类纸质、电子资料的整理。

——整理实体资料:一是资料清洁:清除岩心、标本等表面的杂质,确保资料清洁,为下一步扫描照相等做准备;二是更换装具:统一更换标准装具、制作新的标识;三是分配储位:记录不同深度范围岩心的存储位置,便于日后查询利用。

——整理相关资料:一是分类排序:将资料按照不同类别(如文本资料、图件资料、信息提取资料等)进行分类,对资料进行排序和命名,实现资料的有序化;二是编制案卷及卷内的文件级目录,登记该档资料的具体信息构成;三是备份资料:对电子资料进行硬盘、光盘、磁带等多重载体备份。

——整理信息归档:资料整理工作完成后,又会形成大量新的信息,反馈到档案中并参与建档,如岩心整理过程中形成的《岩心整理登记表》和记录每段岩心存储位置的《库位信息表》,标本整理过程中形成的《标本目录》、《整理工作小结》等,这些都是重要的建档信息。

4)资料数字化

只有整理后的资料,也就是达到有序化组织的资料,才能对其进行数字化工作。这里的“数字化”既包括岩心扫描等实体地质资料的数字化,也包括纸质资料数字化。与科学研究时针对某一段岩心提取高精度的数据不同,馆藏管理工作是基础数据的获取,是批量进行的,涵盖所有的岩心,取得的数据是连续的,精度要求可以适当降低。

——实体资料数字化:一是岩心扫描,利用岩心扫描仪,获取岩心表面图像信息,录入岩性描述信息,形成深度、岩心表面图像、岩性花纹和岩性描述一一对应的展示效果;二是标本照相,利用专业照相机,对标本特征明显、新鲜的界面进行照相,形成标本的高清晰度彩色照片;三是薄片照相,利用显微镜,选择薄片中地质现象典型的位置并进行照相,形成薄片图像信息。

——相关资料数字化:主要是对纸质资料进行数字化。

——数字化信息归档:数字化形成的数据,包括岩心图像、标本和薄片照片等,也作为该档实物地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档案中参与建档。

5)资料著录

理论上讲,只有完成了数字化的实物地质资料,其各项信息才趋于全面,信息项也最为齐全,才可对其进行著录,因此,与成果地质资料管理中著录工作不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中的著录环节偏后。著录的方式方法与成果地质资料基本相同,著录后,形成的著录表等信息同样参与建档。

6)服务利用

实物地质资料的服务利用,往往也会形成新的测试分析数据。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取样测试工作,延长实物地质资料的服务寿命,馆藏机构要求资料利用者将取得的测试分析数据和研究成果等向其反馈,这些信息会被整合到档案中,方便后人利用。

综上,实物档案是开放的档案,在实物整理、数字化、著录乃至服务利用的过程中,都会有新的信息反馈到档案中,参与建档工作,档案中蕴含的信息随着馆藏管理工作的开展而不断增加。因此,狭义的“建档工作”是一个工作环节,主要是指赋予档号、编制案卷题名;广义上的“建档工作”涵盖实物的整理、数字化、著录乃至服务利用等参与建档的各环节。

四、发展展望

馆藏管理虽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但同时与信息化密切相关,因为数据管理是馆藏管理的业务主体,尤其是在数据提取与管理环节,需要采用信息化手段提取和组织数据等。在这方面,国内外许多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的成功范例,如澳大利亚的虚拟岩心馆、英国的地质索引等,对我们未来的发展都有很好的启发作用;这些馆藏机构在业务上已经由以汇聚资源为核心向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与服务转变。因此展望未来,实现信息化的管理与服务是馆藏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技术方法

技术方法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数据的质量和数据组织的规范化是开展信息化工作的基础。需要研究制定一整套的技术方法,在资料管理方面,需要制定资料的建档、整理和著录技术方法;在数据的管理方面,需要制定数据的提取、组织、安全和发布技术方法。最终形成完善的馆藏管理技术方法体系。

2、实现业务管理的信息化

利用馆藏管理业务系统,以数据流为载体,实现资料的接收、建档、整理、数字化、著录、服务等全流程的信息化,减少重复工作环节,避免相同信息重复录入的情况;同时实现业务开展进程、责任人、时间、工作结果的全流程记录,实现对业务开展情况的实时、在线管理,对操作痕迹的记录、查询以及对管理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3、进一步丰富实物地质资料的信息提取手段

馆藏机构应在无损测试的原则下,尽可能利用现代较为成熟信息提取技术提取岩心中蕴含的信息,丰富信息种类。目前利用XRF技术提取岩心内部的多种元素浓度信息,利用光谱技术提取蚀变矿物信息,利用CT技术提取岩心内部结构构造信息以及电阻率、磁化率等信息的提取技术在行业内已经成熟。引进和利用国内外先进的岩心扫描设备,提取岩心标本多种参数信息,建设数字岩心库,是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4、完善数据库建设

研究数据的组织方法,以数据库的方式管理电子资料。下一步,根据馆藏资源种类与特点,重点建设文本资料数据库,在实物提取数据管理方面,研究数据的组织结构,建设岩心扫描数据库、标本图像数据库和薄片照相数据库以及各类分析测试数据库,同时做好不同数据库之间的集成研究。开发实用的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便捷的目录检索和图文浏览等功能,完善各项硬件,重点建设内网电子阅览室和外网服务网站的查询浏览系统,通过多重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水平。

总体上讲,发展思路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依托制度、技术方法以及质量检查,实现馆藏管理规范化;二是依托各种信息提取、数据管理技术,实现馆藏管理的信息化。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提取数据、管理数据是馆藏管理永恒不变的职能,变化的只是提取信息的手段和做出数据的丰富程度。个人认为,实物地质资料馆藏管理已经从初期的摸索方法、积累经验、实现资料管理的有序化向规范化和信息化这一更高层次发展。所以今后馆藏管理的业务主体将放在数据的管理上,重中之重的任务还是围绕数据开展——把好数据质量关,丰富数据种类,建好基础数据库,为数据的共享服务打好基础。


14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