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8期(总第62期)

来源: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主办发布时间:2014-11-26

编者按:本期《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动态与研究》刊发的第一篇文章“传统地质资料与数字地质资料的优劣分析”,笔者对比分析了传统地质资料与数字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的优点与缺陷,认为这二种资料将长期并存,建议建立“双套制”管理模式和服务平台,使二者优势互补,实现一体化管理。刊发的第二篇文章“辽宁省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进展与发展建议”,作者总结了辽宁省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进展情况,主要包括: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信息系统、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等,提出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建议。另外,报道了几则有关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最新动态。

传统地质资料与数字地质资料的优劣分析

于瑞洋 张 茜 郭慧锦

(全国地质资料馆)

摘要:本文对比分析了传统地质资料与数字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的优点与缺陷,认为这二种资料将长期并存,建议建立“双套制”管理模式和服务平台,使二者优势互补,实现一体化管理。

关键词:传统地质资料;数字地质资料;优劣;建议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或正在改变着人类的思维和管理模式。在地质资料管理领域,越来越多的数字地质资料得到管理和应用,打破了原来的地质资料的管理与服务模式,由于数字地质资料的优势,逐渐形成的重视数字地质资料管理而忽视传统地质资料管理的思想,在此,笔者根据自已的思考,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推动地质资料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点贡献。

一、地质资料的存在形式

信息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改变了地质资料的形成过程和存在形式,同时,也促进了地质资料管理事业的发展。国土资源部在2002年颁发了《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试行),2003年,在《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地质资料汇交包括纸质和电子两种载体。2006年,发布实施《关于印发<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的通知》,并规定从2007年4月1日起,不按要求汇交电子文档(文件)的,不得为汇交人出具资料汇交凭证。至此,我国数字地质资料的汇交工作正式进入法制转道。

数字地质资料的汇交,以及信息技术在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地质资料的存在形式呈现多样性:一是数字地质资料,即以数字信息的形式存储与光盘、磁盘、磁带等光磁介质中的电子文档;二是传统地质资料,即以纸张为载体形式的存储的纸质地质资料(包括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以及实物地质资料相关资料),以及以岩心、标本和光薄片等形式存在的实物。

二、数字地质资料的优势与不足

1、数字地质资料的形成

我国数字地质资料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地质工作中直接形成的电子文档(文件),如在地质工作中建立的各类数据库、研发的各种软件、通过各种仪器测量的数据以及应用各种计算机制图软件形成的地质图件。二是运用计算机扫描技术对传统地质资料进行扫描形成的各类图像文件,如对成果地质资料进行扫描数字化形成的图文地质资料数据,以及对岩心扫描形成的岩心图像。

2、数字地质资料的优势

数字地质资料与传统地质资料相比,具有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发下几方面:

(1)存储载体占用空间小。数字地质资料是以数字信息的形式存储于磁盘、磁带、光盘等新型载体上,通过信息压缩技术,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存储空间。基于信息量大,而占用空间小的优势,数字地质资料不仅在存储时可以大大降低对库房空间的需求,进而降低了库房建设规模。

(2)利于复制。借助于计算机和新型存储介质,数字地质资料能迅速地被处理,很容易复制出一套完全相同的复制品,为扩大其影响提供了便利条件。

(3)便于传播与共享。数字地质资料由于存储载体小而利于携带,给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借助现代信息设备和网络,数字地质资料可以很迅速地传播到任一个地方。同时,应用计算机技术,一份数字地质资料,可以同时被多人利用,而互不影响。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扩大信息交换,实现资源共享,在最大范围内应用数字地质资料。

(4)信息表现形式多样。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地质资料存储的信息除了文字、图表外,还通过视频、音频或数字代码形式存储事物的原始形态,再现历史活动状况,取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效果,实现全息化再现。

3、数字地质资料的缺点

(1)存储要求偏高。数字地资料的存储载体是磁盘、磁带、光盘等新型载体,由于新型载体中的化学物质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数字地质资料的库房除了应具备防高温、防光、防尘、防水、防盗等设备外,还必须具备防磁、防电的要求,否则磁带、磁盘上的信息就会遭到破坏。

(2)对利用者的要求偏高。数字地质资料是信息时代高科技的产物,对其管理者和利用者都有较高的要求,利用者不仅需求相应的文字识别能力,还必须熟悉和掌握现代通信和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和设备仪器的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否则就无法利用数字地质资料。

(3)原始性和真实性缺乏保障。数字地质资料极易修改和复制,而且很难被发现,在利用时,其原始性和真实性无法保障。特别是从法律角度出发,对数字地质资料法律地位的确立受到争议,这样在现实利用中对数字地质资料的凭证作用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讨。此外,数字地质资料中的很多电子文件存在内部逻辑(如数据库文件)关第,一旦软件设置出现“逻辑炸弹”,必然导致信息的改变或丢失,再加上外部“黑客”的攻击和修改甚至毁坏信息,也会导致电子文件内容失真。

(4)存储载体保管时限短。存储数字地质资料的各种载体的保管时限一般都比较短,一方面由于存储载体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保管时限不会太长,另一方面由于数字地质资料随着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迁移和格式转换,原来的存储载体不得不更换。

三、传统地质资料的优势与不足

1、传统地质资料的形成

传统地质资料的形成方式主要有二种:一是在地质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如岩心、标本是在地质工作中由地质人员直接采集地质实体而形成的,以及以前形成的纸质地质资料;二是利用打印输出设备将数字资料转换成纸质资料,如近几年纸质地质资料均是利用数字地质资料打印输出。

2、传统地质资料的特点和优势

(1)具有较强原始性和真实性

传统地质资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其原始性、真实性的特点,是数字地质资料所无法比拟的。纸质地质资料一旦形成,其制成材料---载体、字迹材料、字迹三者便永远结合在一起,其所记载的数据,信息被篡改可能性很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原始数据、信息的安全、可靠;做为岩心、标本、光薄片等实物地质资料,其形成时就以其原来固有的而存在且不以观察者或使用者的主观认识而变化。所以说,传统地质资料的信息与载体是密不可分的。传统地质资料的表现和存储形式直观、简单、明了,并具有方便保存阅读等特点。传统地质资料的稳定性特点,决定了其所记录的信息,包括印章、签字和笔迹等的真实性,在任何时候都可为法律提供有力证据,并作为权威材料。

(2)保管时限最长

数字地质资料以光磁介质存储,对环境要求很高,澳大利亚CD收藏者奥格斯丁悲观地说:“如果再过50年,当原来的磁带存储资料都不能使用了,而CD也都过期的时候,我们这个世界所有存储的信息都难逃丢失的厄运”。中科院的张逊辉认为“电子图书馆就是光盘备份技术最危险的使用者,那些杂志报纸等文字媒体也必将深受其苦,因为使用存储数据的CD-R比CD和DVD更易腐蚀”。荷兰Pc-Active杂志曾对多种CD-R盘进行测试后,在测试文章中写道:“一般认为CD-R至少在10年内有效,甚至有厂商号称可以维持一个世纪。可测试的结果说明他们都在夸大宣传”。与存储在光磁介质上的数字地质资料相比,存储在纸质载体的纸质地质资料以及岩心、标本等传统地质资料且有很强的稳定,纸张是世界上最稳定、保存年限最长的载体。1086年编撰的《英国土地志》历经900多年岁月,依然清晰可辨。我国大型图书馆或档案馆均能找到保管已达上百年的古书。

(3)对存储环境和利用者的要求较低

传统的地质资料无论是纸质资料还是岩心和标本等实物,除了特殊的纸张或岩性实物,对存储环境要求比较低,只有建设一座库房,具备防高温、防光、防尘、防水、防盗等能功能,就可以保管了。

传统地质资料对利用者的要求也比较低,对于传统地质资料,只有不是文盲,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就可以方便地阅览和使用,对于岩心和标本等实物,在观察岩心和标本等实物时,只有具备基本的操作即可观察利用。

3、传统地质资料的缺点

传统地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过巨大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地质资料也逐渐凸显出许多不足。

(1)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

传统地质资料在存储空间上的弊端是十分明显的,最主要的是传统地质资料管理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近年来,许多地质资料馆藏机构都出现了库房爆满的现象,为了保存地质资料,不得不扩建库房,用于存储纸质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而且这种扩建将是无止境的。

(2)不便传播和共享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地质资料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给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地质资料的局限性,很难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深层检索和信息处理,影响了其社会化服务速效和服务领域,影响了地质资料价值的发挥。

传统地质资料与其载体的不可分离性,以及占有较大存储空间的特性,决定了其不能方便地传输和共享。不难想像,一份传统地质资料是不能同时被多人利用,一个人也无法将数份甚至上百份传统地质资料轻易地带到另一个地方,占用大量存储空间的实物地质资料更不便于运输。

(3)信息表现形式比较单一

传统的地质资料无法利于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多种形式的体现,纸质地质资料中的信息,无论是文字还是图件,全是静态不动的,只有在阅读时,通过理解,才能再现事物原来的形态。对于岩心和标本等实物,保存的只是原来的岩性和状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信息可能会改变,需要利用者仔细观察和识别,才能还原成原有状态。

四、传统地质资料与数字地质资料将长期共存

传统地质资料与数字地质资料各有优势,又都存在弊端,为了充分发挥地质资料的作用和价值,传统地质资料和数字地质资料必将长期存在。

1、数字地质资料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地质资料

地质资料依赖于现代信息化设备而存在,而各类设备均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随着旧设备的升级和改造,以及原来软件环境的变化,原来形成的数字地质资料在新的软件和新的设备上不一定能正确的读取。同时数字地质资料的载体不稳定且寿命短,目前的光、磁性载体寿命一般不超过20年,载体脆弱且不稳定,这无疑与地质资料需要长期保存产生矛盾。

此外,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地质资料仍有其不可替代性。数字地质资料的出现,改变了地质资料的管理模式,但数字地质资料的原始性难以确认,而数字地质资料在使用过程中,涉及到权益问题时就需要查看其真实性了,此时就需要利用传统地质资料进行验证。

2、部分数字地质资料的信息存在缺失

目前我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保管的数字地质资料绝大多数来源于传统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由于受数字化技术和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很难保证数字地质资料与传统地质资料信息的完全一致性。特别是一些老资料,通过肉眼或借助放大镜等简单设备,任何人都能看到的信息,但数字地质资料中却无法正确读取。在此类数字地质资料的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查看传统地质资料,以获取正确的地质信息。

3、传统地质资料仍是我国地质资料的重要形式

传统地质资料是我国地质资料的汇交和管理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收藏的纸质成果地质资料约50万种,为我国地质工作和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汇交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在《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中规定,地质资料汇交人在汇交成果地质资料时须同时汇交内容相同纸质和电子两种载体,即成果地质资料汇交执行两套制。2008年,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从法规上明确了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内容和模式。2013年,下发了《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原始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从此,我国三类地质资料全部纳入汇交范围,而且,三类地质资料在汇交时均有数字地质资料和传统的地质资料,双套汇交制必将长期存在。

五、关于加强地质资料管理的建议

传统地质资料和数字地质资料长期共存的现实,给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必须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传统地质资料和数字地质资料的优势,不断推进地质资料管理事业的发展。

1、正确理解地质资料的含义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定义的地质资料,是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岩矿芯、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因此,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所取得的信息和认识,文、图、表、件、数据库、软件等是其具体的表现形式;纸张、光盘、磁盘、磁带、岩心、标本、光薄片等都是地质资料的某种载体形式。无论地质信息以何种形式,存在何种载体上,都是地质资料。

2、推动地质资料管理的一体化

地质资料一体化管理,就是将不同类型、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载体的地质资料,整合在一个架构下进行管理,把它们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相互联系和融合,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共同为地质工作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例如,在地质资料服务时以数字地质资料为主,充分发挥其利于共享和传输的特点,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在利用地质资料凭证作用时,就要发挥传统地质资料的作用了。

3、开展地质资料分类保管技术方法体系研究

传统地质资料和数字地质资料的库房都必须满足“十防”和“八不准”的要求,“十防”是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潮、防尘、防高温、防光、防霉、防有害气体,“八不准”是不准在档案库区吸烟;不准在办公区及档案库区使用电炉、取暖器;不准擅自拉接电线;不准带无关人员进入库区;不准将档案带出库房和查阅室;不准在消防通道上停车和堆放物品;不准在库区和办公区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准擅自移动消防设施设备。但在具体工作中,不同载体形式的地质资料对其保管环境的要求是不同的,以温湿度为例,纸质地质资料的要求是温度14-24℃,相对湿度40-60%,日昼夜温差不超过正负2℃,相对温湿度差不超过正负5%。电磁介质的要求是温度17℃-20℃,相对湿度35%-45%。因此,必须根据载体对保管环境的要求,建立不同的保管环境。

4、研究和建立“双套制”管理模式

传统地质资料与数字地质资料各具优劣,互为补充,不宜相互取代,而应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实行“双套制”管理,既能满足凭证性需求,又便于方便快捷地提供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的需求。在管理上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根据传统地质资料和数字地质资料的特点采取相适宜的管理方法,加强珍贵地质资料的保护,建立数字地质资料的迁移和备份体系,确保两种地质资料的安全、长久和有效。

5、建立地质资料集成服务平台

传统地质资料和数字地质资料的管理目的都是向社会提向服务,因此,应研究和建立传统和数字地质资料的集成服务体系。集成服务是融用户服务控制、管理过程控制和管理结果控制为一体,实现用户服务满意、管理过程经济高效和管理结果最大价值的一种最佳模式。通过集成服务,实现地质资料的在线咨询、远程查询预约、数字地质资料全文检索、专题服务、网络导航等功能,最终实现地质资料的一站式全程服务。

总之,数字地质资料与传统地质资料各具优势,数字地质资料便于使用和存储,而从法律效力的角度来说,传统地质资料由于字体、字迹、图像、印章等都清晰可见,内容真伪易于判别,其证据作用和法律效力是数字地质资料无法比拟的。因此,在人类进入数字时代后,传统地质资料与数字地质资料必将长期共存,在具体管理工作中,应以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14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