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十三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6-11-16阅读次数:

(三)做大做强国家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

1.进一步丰富国家馆馆藏资源

继续开展全国实物地质资料馆藏体系理论研究,进一步细化国家馆实物地质资料馆藏规划。“十三五”期间重点筛选采集深地深海探测实物地质资料、重要地质单元系列标本、油气调查岩心、典型性代表性特色古生物化石,以及重点矿床的岩心10万米、地球化学副样100万件(研建以各省级馆、地勘单位为主要保管单位的全国地球化学副样保管体系),逐步形成涵盖国内各主要构造单元、地质时期、重要矿种和地质工作类型,以矿产岩心标本为主体,以大陆科钻岩心、重要层型剖面标本、重要古生物群落化石和地质科研岩心标本等为精品,以国外重要实物地质资料为补充,类型齐全且重点突出的国家馆实物地质资料馆藏体系,丰富馆藏资源,夯实服务基础。

2.组织全国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清理

调研地勘单位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情况,编研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方案、技术要求、筛选和处置技术细则等,开发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清理软件,组织开展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摸清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家底,建立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数据库,开展历史回溯性重要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处置论证和评定,处理一批无保管价值、损毁严重的实物地质资料,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使有限的库房能够保管更为重要、有价值的实物地质资料。

3.开展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

一是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编制国家实物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建立支撑云计算和大数据架构的实物地质资料数据汇聚、存储、处理、服务基础环境,进一步强化基础网络应用支撑系统、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网络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扩充存储系统;在做好甘肃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甘肃省地质资料馆)的异地数据备份工作基础上,再选择1个省级馆作为数据容灾备份基地。

二是拓宽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内容

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开展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提取方法和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岩心扫描、岩心等实物地质资料多元信息的无损分析及数据解译、标本高清照相与三维照相、薄片显微照相与信息自动采集等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丰富实物地质资料数据采集方式和数据内容。

三是建设全国实物地质资料集群服务体系

按照“分层次分阶段”建设思路,由简到难,逐步建成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即三库三平台,实现以国家馆为主节点,省级馆、35家地质资料委托保管机构、地调局六大区为骨干节点的全国实物地质资料多节点集群服务体系。具体包括:

三个数据库:

①全国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

研建新形成地质钻孔资料常态化更新入库机制,研究常用格式新形成电子类地质钻孔属性数据的批量采集建库技术方法,筛选重要地区的重要地质钻孔开展钻孔属性数据库建设,研建钻孔数据库管理系统(汇聚油气、海洋、放射性、固体矿产钻孔资料数据),开发数据调用集成接口,研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地质钻孔资料信息共享与服务利用机制,研建钻孔数据加工处理与服务产品开发工具,多层次地开展地质钻孔数据信息服务。

②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建设

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组织全国开展实物地质资料基本信息整理和采集入库工作,建立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实现全国实物地质资料基本信息的共享。

③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数字资源库建设

针对全国保管完好的岩心、标本、光薄片等实体,以及相关纸质文本等资料,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整理、数字化、汇聚、集成整合,建立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数字资源库,实现实物地质资料重要数据信息的共享。

三个业务支撑平台:

①实物地质资料电子阅览室建设

实物地质资料与成果、原始地质资料属性具有较大区别,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资源研究,按统一标准和要求,建成实物地质资料电子阅览室,开展实物地质资料的到馆检索、浏览查看服务。同时,开发数据调用接口,实现省级馆可定制并可嵌入成果地质资料电子阅览室系统,实现成果、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的一体化服务。

②全国实物地质资料集群服务系统建设

统一标准和要求,基于地质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升级分布式全国实物地质资料集群服务系统平台,实现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数据信息的自动对等更新,开发数据调用接口,实现成果、原始、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的一站式网络化检索和服务利用。

③实物地质资料业务管理系统建设

研究实物地质资料业务管理流程与内容,按统一标准和要求,建成省级馆可定制的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接收、验收、保管、服务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促进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向数字化管理方式转变,提高工作效率。

4.强化实物地质资料服务。

一是做好基础数据支撑服务

跟踪国家重大战略、国土资源管理、地质调查工作进展和需求,利用国家馆和省级馆实物地质资料资源,开展地质资料综合编研,开发地质资料公共、专题和应急服务产品,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产品体系,为部局提供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基础数据支撑服务,增强实物中心在地质行业的影响力。

二是做好专业服务

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测试分析技术方法研究,基本建成国家馆实物地质资料岩矿测试分析开放实验室,向地质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实物地质资料观察取样、岩矿测试分析服务,逐步形成各单位参与、多项目合作、岩矿测试数据共享的协同工作机制,并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验测试收费机制,发展成为单位市场创收增长点。

三是提供科普服务

完善《实物中心科普规划方案》和《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展览大纲》,做好国家馆实物地质资料室内外展览展示,广泛开展主题(专题)科普活动、网络科普、走进校园等活动开发地学科普产品、地质公园、地质特色旅游、观赏石和宝玉石、灾害预防、环境保护等方面服务产品,编制金钉子、科学钻探、古生物化石等科普读物,建成具有浓厚地学特色的科普基地,显著增强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地学科普教育基地,扩大实物中心社会影响力。

四是提供教学实习服务

与大中专院校开展合作交流,组织开展大学生教学实习活动、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毕业论文指导等,充分利用馆藏岩心、标本、光薄片等实物地质资料,提供认知和应用服务。

五是提供专题服务

跟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部局重点工作需求,主动开发地质资料专题服务产品,提供专题服务和知识服务;总结实物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模式和经验,继续编写实物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典型案例,为实物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提供示范引导,提高全国实物地质资料开发与利用意识,提高实物地质资料再利用水平。

六是采用多种方式继续做好服务

在做好到馆借阅服务、展览展示服务、网络服务、专题服务基础上,开拓思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不断丰富实物地质资料展示方式,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增强服务效果。

5.加强科技创新建设

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技术研究业务中心平台,研究实物地质资料信息采集、提取、集成、发布等技术方法,推进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产学研的有机融合,开展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汇聚,开展实物地质资料在收管用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研究,强化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6.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

   申请重大专项,开展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无损测试、深部挖掘提取集成等技术方法研究,推进科技创新。每年度出国考察或邀请来访1-2个国家,进一步加强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同时,加强与各省级馆之间的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坚持每年组织一次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成果交流会;利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动态》、部局网站、专刊、报刊等媒介,加强地质调查成果的宣传,逐步提高实物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使《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动态》升级成为公开发表期刊论文。  

15413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