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区——广东省韶关市大宝山铜钼多金属矿

矿床模式

大宝山多金属矿床经历了复杂的成矿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据戴塔根,2015)。 

1)沉积阶段。古生代,该区域处于华夏古陆边缘的断陷盆地内,沉积了巨厚的(复理石)碎屑岩建造。在志留纪末,强烈的加里东运动使区域地槽构造层全面褶皱回返隆起成陆,同时,形成一系列以EW和NE向为主体的区域性深大断裂,并伴随中酸性岩浆侵入,这些深大断裂在随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活动,为含矿流体的上升提供了通道。在中泥盆世早期,本区在海侵作用下形成半局限浅海盆地,雪山幛地区水下隆起的海蚀作用和海解作用使得该区富集了大量的成矿元素;期间,多期次海底火山喷发和沿断裂上涌的海底热卤水带来了大量的成矿元素和有机质。 

2)成岩阶段。在成岩初期,中低温、丰富硫源(高硫逸度fS2)和低氧逸度(fO2)等综合环境下,受成矿物源及温度控制,形成的矿物组明显呈现分带,且具同生沉积特征的多金属铜铅锌硫化物初始矿胚层或矿体,作为东岗岭组下亚组的一部分沉积下来。至中泥盆世后期,一方面,古海底火山喷发达到了短暂高潮,喷发出大量富含铁质的火山碎屑物质及CO2喷气,CO2大量溶于水中,促使铁质溶解形成可溶的Fe(HCO3)2;另一方面,随区域海侵进一步扩大,区内藻类繁盛,有机质富集,致使环境Eh降低,创造了利于Fe(HCO3)2形成所需的条件;在温度下降、压力降低以及其他物理和化学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分解,形成FeCO3,并与海相火山碎屑物质、泥砂质一同沉积,形成与东岗岭组上亚组产状一致并有协调的褶曲同步特征的菱铁矿初始矿(胚)体。 

3)矿化和热液改造阶段。在晚泥盆世至燕山运动早期,受区域构造运动,产生了一系列NE和NNE向断裂及大宝山向斜,同时可能伴随着强烈的层间破碎发生,上覆地层产生的地温梯度及构造应力促使层间水和循环水升温,形成高温卤水,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地层中的金属元素活化、迁移,形成富金属的热液,对早期形成的似层状铜铅锌和菱铁矿(胚)体进行了叠加改造。在燕山期,区域在以近EW向压应力为主的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了以基底块断为基础,上、下同时扩展的块断体系。在早侏罗世中后期,少量深源物质部分熔融,沿区域构造软弱带上侵,并导致构造软弱带两侧陆壳物质增温、软化而大面积重熔,从而形成以陆壳重熔物质为主且具壳幔混合特性的中酸性斑岩岩浆体;岩浆体沿区内NNW及NE向断裂构造减压上侵喷溢,形成区内的次英安斑岩墙,为区域带来了大量的Cu,Mo 和W等成矿元素;富含Cu,Mo和W等元素的岩浆热液,在次英安斑岩体内、外接触带形成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钨、钼、铜矿,同时,沿围岩地层及早期形成的铜、铅、锌及菱铁矿(胚)体等的层间薄弱部位贯入,形成以脉状为主的钨、钼、铁铜矿体,部分挥发分和热量可能使原矿(胚)体发生活化转移,穿插层状矿体,使得矿体再次富集。中侏罗世早期与次英安斑岩体具同源型,但演化程度更高的中酸性岩浆再次受区内NNW及NE向断裂控制而上侵,形成穿插于次英安斑岩体,以岩珠状产出的浅成和超浅成的花岗闪长斑岩体,一方面在花岗闪长斑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形成大量的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钨、钼矿体;另一方面,同样对前面所形成的多金属矿体进行了叠加改造。

至此,本区原生矿体的形成过程基本完成。

4)表生氧化阶段。在随后的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原生矿体(铜铅锌硫多金属矿体、菱薄层状菱铁矿体) 受到剥蚀而露地表,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经风化淋滤形成以褐铁矿等为主的铁帽。

大宝山多金属矿成矿模式图(据戴塔根,2015)

1-古老结晶基底;2-砂岩、砂砾岩;3-灰岩;4-页岩;5-深源熔融物质;6-壳幔混源岩浆;7-次英安斑岩;8-花岗闪长斑岩;9-似层状多金属矿(红色端以铜铁为主,紫色端以铅锌为主);10-薄层菱铁矿;11-矽卡岩型钨钼矿;l2-斑岩型钨钼矿;13-断裂构造;14-脉状铜铅锌矿体;15-透闪−阳起石化;16-硅化、绿泥石化;17-矽卡岩化;18-矿质、流体流动方向